天然 / 健康 / 绿色 / 素食 / 原生态
一、叩齿修仙:每天300下,牙齿永不松动!
古人坚信“齿为骨之余”,牙齿健康关乎全身。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出:“清晨叩齿三百过,永不摇动!”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也记载,自己因牙齿松动而效仿叩齿法,数日便见奇效。
方法: 晨起或睡前,上下牙齿轻叩36下或300下,促进牙周血液循环,增强牙齿韧性。
二、漱口洁牙:用盐水、茶水、药水“洗牙”
古人没有牙膏,却发明了“天然漱口水”
盐水:杀菌消毒,清除牙缝残渣。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推荐“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
茶水:茶叶含氟,防蛀固齿。清代《红楼梦》中贾宝玉用茶水漱口,连现代牙医都点赞!
中药药水:宋代《外台秘史》记载“每朝杨柳枝头摇软,点取药,楷齿,牙齿光洁。”,用升麻、细辛等研磨成粉,蘸取后刷牙,堪称“古牙膏”。
三、齿木与牙刷:从“天然牙刷”到骨制牙刷
古人用“齿木”清洁牙齿,堪称最早的“天然牙刷”
柳枝、槐枝:将树枝一端咬碎成纤维状,蘸盐或药粉刷牙。敦煌壁画《揩齿图》中,和尚用杨柳枝清洁牙齿的画面生动还原了这一场景。
骨质牙刷:1954年辽代墓出土的骨制牙刷,比欧洲早800年!明代更用猪鬃嵌入骨柄,制成“植毛牙刷”。
四、中药护齿:从“熏牙法”到“地黄煎”
古人不仅清洁牙齿,还用中药治疗牙病。
熏牙法:唐代用韭菜子、冰片等煎煮后蒸汽熏洗患处,清代太医院甚至制作银质熏牙器。
药方护齿:葛洪在《抱朴子》中推荐“地黄煎”“矾石丸”,宋代《养生类编》记载用柳枝煎水熬膏,加入细辛、辣汁制成“古牙膏”。
古文佐证:“含地黄煎,或含玄胆汤……齿自不坏。”——《抱朴子》
从叩齿到漱口,从齿木到中药,古人的护齿方法虽朴素,却蕴含“治未病”的智慧。如今,我们有了电动牙刷和含氟牙膏,但古人“晨漱夜漱”“饭后清洁”的习惯依然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