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 / 健康 / 绿色 / 素食 / 原生态
近期,北方多地最低气温跌至冰点,西北、华北、黄淮等地最低气温将继续刷新立秋来新低,不少人感觉“一秒入冬”。降温会导致全身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非常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天冷了,定期量个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天冷血压易波动 对于有些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季节变化会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血压的四季变化通常表现为“秋冬高,春夏低”。冬季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在夏季出现血压过度下降。夏季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冬季血压可能明显上升。室外气温>5℃时,气温每下降10℃,收缩压平均上升6.2毫米汞柱。
在家这样测血压 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应坐位休息5分钟后,测量2~3次,每次间隔1分钟,记录并取平均值为当次血压值。早上血压测量应于起床后1小时内、服用降压药前、餐前和剧烈活动前进行。晚间血压测量于晚饭后、睡觉前进行。不论早晚,测量血压前均应注意排空膀胱。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或合并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每年在夏季和冬季至少进行1次动态血压监测。
“候鸟”血压更要测 有些“候鸟”老人,从北方到南方过冬,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环境温度显著变化导致血压明显波动,甚至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建议在远途旅行前后数周内应注意增加血压测量频率,及时了解血压变化。如果出现血压大幅度波动,需要适时调整降压治疗强度。
相关阅读:
温度骤变易诱发疱疹类疾病
起水疱、伴有疼痛,很有可能是疱疹类疾病。这类疾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但季节交替,温度骤变时易诱发。
疱疹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水疱,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体内,在免疫力下降时再次活跃。患者可能会经历蚁行感、灼热感或电钻般的疼痛。
专家建议,治疗疱疹需早期、足量使用抗病毒药物,并辅以止痛和营养神经的措施。如果生活规律,饮食规律,减少熬夜、疲劳,使免疫力在正常的水平,能减少发生可能性,接种疫苗也是对带状疱疹很好的预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