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防晒当心骨质疏松
发布日期:2024-07-25 10:22浏览次数: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所以大多年轻人为了追求“白”,出门时常常“全副武装”,比如:遮阳伞、遮阳帽、防晒口罩、防晒衣等,有的甚至把自己包裹得只留下眼睛,以求将紫外线“拒之门外”。防晒的确是一种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皮肤造成伤害的方法,也能有效防止被晒黑。创伤骨科专家表示,过度防晒无形之中也增加了骨质疏松的风险。
维生素D又称为“阳光维生素”,是体内最重要的钙调节激素之一,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的正常代谢、促进钙磷的吸收。
当我们过度防晒,皮肤长期接受不到阳光的照射,机体就处于维生素D缺乏的状态,势必会引起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等骨质疏松的症状。
一般情况下,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时间段,在户外晒20—30分钟的太阳,就基本能够满足人体一天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但由于老年人对维生素D的转化合成能力下降,且需求增加等,故晒太阳时间可以适当延长10分钟左右。
晒太阳时务必到户外,可以在小区、公园等场所,呼吸新鲜空气、适度运动的同时,接受阳光的“沐浴”。坐在家里隔着玻璃窗晒太阳不能达到"补钙"的效果,因为紫外线无法穿过云层、厚衣服、玻璃甚至窗帘。
对于年轻女性朋友,为了防止被“晒黑”,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等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如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5点,一般2—3次/每周,每次20—30分钟,也能帮助人体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另外在户外晒太阳,可以背着阳光,让太阳光从后面照射,也可以露出肘关节、膝关节等关键部位让阳光直接照射。
如今年轻人在室内办公居多,儿童户外运动量锐减,骨质疏松的发病明显有年轻化趋势。年轻人也应当在适度防晒的同时,多吃一些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芝麻酱、奶类、虾皮、绿叶蔬菜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