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 / 健康 / 绿色 / 素食 / 原生态
近日,一位来自美国的博主发视频称,他的女儿在美国对花生严重过敏,但来华后却可以安全食用花生。
“这一现象很可能是不同的食物加工方式和不同的花生品种导致的。”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向莉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引发过敏反应的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质,由于中国人对花生的处理方式通常是煮、炒、榨油,与西方常见的烘焙、制成芝麻酱有较大不同,导致加工过程中花生蛋白质发生不同的结构改变,从而降低花生的致敏性,减轻人体对花生发生过敏反应的强度。
“过敏反应的成因非常复杂,包括遗传、免疫系统异常等。”向莉进一步解释,这位博主提到的同一个人在不同国家出现不同过敏反应的现象,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向莉表示,“食物过敏原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分析,只根据血液检测结果提示的‘致敏’食物来规避食物,会导致营养失衡。”
向莉介绍,关于食物过敏存在两种常见误区,一种是不重视食物过敏;另一种是对检测结果误读,即做过IgE检测后,对所有结果提示阳性反应的食物都采取“严格规避”的措施。“不能单凭一张化验单就对某些食物长期忌口。还需要医生结合检验结果综合判断,必要时应进行‘食物回避+激发试验’进一步确定。”向莉说。
还有专家指出,花生过敏的成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国的饮食文化独特,食物种类丰富多样,可能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免疫系统和肠道健康,从而减轻或消除某些过敏反应。此外,中国的气候和环境也可能对过敏症状产生一定的影响。
然而,目前尚无确凿的科学依据能够解释这一现象。他们建议博主一家继续观察女儿的身体状况,并定期进行过敏测试,以确保她的健康和安全。
无论如何,这位美博主女儿的花生过敏症状神秘消失无疑给许多过敏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启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找到更多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和治疗各种过敏反应,让更多人摆脱过敏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