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吃柿子的时候可能会发
现,有的柿子甜,有的柿子涩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柿子涩口是因为果肉里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宁,它能与舌黏膜蛋白结合,产生 类似于口干的收敛感,对舌头、口腔造成刺激。而柿子脱涩变甜,就是通过将可溶性单宁转化成不溶性 单宁实现的。
根据柿果在树上成熟后可溶性 单宁的含量,可以将柿子分为“涩柿”和“甜柿”两大类,进一步细分 的话,还可以分为涩柿、不完全涩柿、甜柿、不完全甜柿。
甜柿可以在树上生长时自动脱涩,熟了就能直接吃,甜柿大多果 肉偏脆,切成片也不会流淌出太多果汁。而涩柿需要在采摘后人工脱涩处理才能吃,根据处理方式不同 ,处理后的质地可以偏脆也可以偏软。
据了解,中国本土产的柿子有1000多个品种,但90%以上都是涩柿。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柿子里,只有湖北罗田、麻 城一带产的“罗田甜柿”是中国原产的甜柿,其他甜柿品种基本是从国外引进的。
那该如何把 涩柿子变甜呢?如今商家大批量给涩柿脱涩, 多采用二氧化碳脱涩、乙烯利脱涩、乙醇脱涩等方式。
而个人想给涩柿脱涩,可选择的方法也很多。最自然的方法是交 给时间,等它从硬变软。人们常说“柿子捡软的捏”,也是 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比自然放置稍微快些的办法是将柿子泡在冷水里,每天换水,柿 子在无氧呼吸的过程中产生乙醛,有助于可溶性单宁转变成不溶性单宁,几天后就能脱涩了,也可以在 水中加入5%左右的生石灰。
相对更快速的方法则是提高环境温度,准备一盆 40℃ 左右 的温水,把柿子泡在里面,适当添加热水来保持水温,可以促进单宁发生反应,大约一天一夜后就基本 脱涩了。不过,这种做法可能有一定的失败率:水温如果超过60℃,会破坏相关的酶,结果是柿子永远保持涩的状态。另外,温 水脱涩的柿子不耐保存,需要尽快吃掉。
在有些地方,这种通过浸泡加工让柿子脱涩的方法叫 “漤(lăn)柿子”,这种柿子又叫懒柿子、醂柿子、脆柿子。
此外,还可以把涩柿子和成熟的苹果、香蕉一起装在塑料袋里, 封好口,放在阴凉处,成熟水果释放的乙烯也能起到催熟的作用。
在东北、华北,还有一个利用冬季室外天然 “冰窖”来帮助柿子脱涩的办法,那就是把它做成冻 柿子。在冷冻的过程中,柿子果肉细胞壁被破坏,产生大量的水溶性果胶,不仅促进了单宁转变,解冻 后的口感更绵密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