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 / 健康 / 绿色 / 素食 / 原生态

最近气温骤降,感冒、流感进入高发期,在你考虑穿上秋裤的同时,那个熟悉的话题“该补点维生素C了”再次引发讨论。维生素C真的能帮我们扛过非常时期吗?
没错,还真有科学依据。研究发现,每天额外补充适量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感冒,缩短感冒周期,还可以提升感冒药的疗效,并且能够降低感冒药的毒副作用。
由此看来,在感冒高发季科学补充维生素C,确实能为我们增添一份防护。
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因此必须通过饮食或补充剂获取。维生素C的优质来源包括辣椒、油菜等蔬菜,以及草莓、石榴等水果。野生蔬果中的针叶樱桃、沙棘和酸枣维生素C含量尤为丰富。
这些人尤其需要补充维生素C:
1.紧张工作和学习的人
维生素C参与了5-羟色胺血清素的合成,神经细胞间隙的5-羟色胺浓度异常降低被认为是情绪不稳定的发病基础。因此,充足的维生素C有助于情绪稳定。
2.缺铁性贫血的人
维生素C可以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铁。
3.经常抽烟的人
这些人维生素C的消耗率比不吸烟人群更高。
4.少吃蔬菜、水果的人
蔬菜、水果等是人体摄入维生素C的天然优质途径。到了冬季,吃新鲜果蔬的机会变少,再加上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生冷食物,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

维生素C日均摄入量参考指南:
1.日常补充:成人100mg/天,儿童50mg/天;
2.换季/预防感冒、流感:成人500mg/天,儿童70mg/天;
3.感冒治疗期间:成人600mg/天,儿童300mg/天;
4.维生素C日均摄入量不应超过2000mg/天。
维生素C补充剂该怎么选?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维生素C补充剂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与合成两种:天然维生素C是从植物中获取的,经过物理加工而成,是自然存在的维生素C;合成维生素C是以化学合成等方法人工制备的维生素C。
三招教你快速认识天然维生素C
1.看产品名称。认准包装上明确标注的“天然”二字。如果没有,那基本就是合成维生素C。
2.看配料表。天然维生素C的配料表中,会写着“天然维生素C粉”“针叶樱桃浓缩物”、沙棘等水果原料。合成维生素C的配料表中,则会清晰地写着“L-抗坏血酸”或“维生素C”等。
3.看相关认证。一些高品质的天然维生素C产品,会获得“食品真实品质认证(FA认证)”等权威认证,一般会在产品包装上标识“FA认证”。